-
2019 SIMM深圳機械展最不容錯過的展品:洋明達3D打印機
2019年第20屆深圳國際機械制造工業展覽會(簡稱:深圳機械展 )將于2019年3月28日-31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此次展會共有超過1155家參展商參展,專業觀眾人數達134921人。在此展覽中洋明達將展出了包括全新工業級3D打印機600x600x600mm MD-666; 400x300x500mm MD-6H; 300x200x200mm MD-4H和教育級3D打印機160x160x160mm MD-16在內的四款產品。 增材制造已經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領導者的優先關注技術之一。我國從發展目標、行業標準、財政扶持、重大項目立項等多個層次給予支持,先后有多項扶植3D打印產業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在政策扶持和業內人士的共同推動下,目前3D打印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我國工程機械、汽車領域、航天航空、消費品制造等領域。 洋明達通過洞悉市場需求、堅持技術研發,不斷向市場提供全新前沿的增材制造技術,本次機械展,洋明達將攜最新FDM 3D打印機技術亮相,屆時還有精美小禮品免費領取哦!盡請期待! 洋明達3D打印機展位:5號館5A34。...
2019-03-13 -
3D打印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分析
有這樣一個名詞,它時常被冠以“顛覆”、“變革”的光環;有這樣一項技術,雖然已問世二十多年但卻在近年才滲透到汽車、醫療、消費品等各個領域,它就是3D打印。 幾年前,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曾將3D打印標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而因其能夠將數字世界與現實生產結合得更為緊密,因此近年來得以在汽車行業廣泛應用。但是,隨著汽車科技化日益縱深,在汽車制造轉型升級的當下,3D打印是否真的是催動變革的關鍵呢? 60秒速讀全文:1、通俗地來說,3D打印就是通過電腦建模,用機器將打印材料以極薄的厚度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2、包括奔馳、本田、福特、大眾以及中國汽車品牌吉利等眾多車企都圍繞3D打印展開了積極探索。車企之所以如此積極擁抱3D打印技術,主要是因為該技術一定程度上具有降低成本、縮短周期、個性化定制、輕量化等優勢。3、3D打印適合小批量、定制化生產,但就汽車制造業而言,其并非具有天然優勢。4、因無法取代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目前3D打印僅是傳統制造的補充和創新,還談不上是對傳統制造模式的革命。 ● 何為3D打??? 其實,3D打印算不上是一項全新的事物。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3D打印就已經問世,與普通打印機原理類似,只不過3D打印機的“墨水”是金屬、陶瓷、塑料等材料。通俗地來說,3D打印就是通過電腦建模,用機器將打印材料以極薄的厚度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3D打印的優勢在于,擁有更快的成型速度、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高的精度。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在數小時或數天內制作出概念模型。另外,由于其層層堆疊的特性,生產形狀復雜、尺寸微細、難于制造的零件也是它的強項。并且,通過選材和結構優化,3D打印產品輕量化的優勢更加突出,也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 那么這些特性對于汽車而言又意味著什么呢?汽車零部件的開發往往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研發、開模、測試等多輪環節。......
2019-05-18 -
3D打印機如何挑戰傳統制造業
近年來,3D打印對制造業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著眼于傳統制造業的弱點探討如何給增材制造業一個擴大的機會。 傳統制造業如何運作? 傳統工藝:從設計師到制造商 你如何把一個想法變成現實?幾十年來,這都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工程師設計一個零件并決定它的形狀、材料和其他因素可能會制造出一個基本的原型。但在制造最終用途的零件時,工程師必須找到一個能夠使零件達到專業標準和規模的制造商。零件可以在任何地方設計,但制造它們需要滿工廠的機器。 根據制造的零件,制造商可以使用任何數量的制造工藝來制造。他們可以使用機械加工,將一塊金屬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狀;他們可以將金屬板彎曲并沖壓成新的形狀;他們可以使用鑄?;蚬ぞ邚囊簯B塑料中制造大量零件。 像這樣的傳統制造工藝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將持續使用多年。但是,它們也有缺點。 傳統制造業的弱點 廢料 附加設備 熟練勞動力 減法制造是傳統制造技術中最常見的一類。此術語用于描述采用無模板材料塊并通過切割將其減少到所需形狀的工藝。減法制造最常見的形式是數控加工。 但是,盡管減法制造對于使用高質量的材料是很好的,但它并不總是有效的。這是因為用減法制造零件必然需要多余的材料:起始塊或“工件”必須比最終零件大,因為工具最終會將其縮小到一定尺寸。被切斷的一切都變成了浪費。 此外,傳統的制造工藝通常需要額外的設備。鑄造過程需要工具和模具,這些工具和模具需要時間和金錢來制造,但最終在工作完成或達到其壽命時會被丟棄。 最后,實際安裝和操作這些傳統制造的問題很小。傳統的機器通常占用大量的空間,這就需要大量的工廠空間,而這些空間的租賃或購買成本很高。雖然有些過程(例如CNC加工)是由計算機控制的,......
2019-06-20 -
醫療3D打印機定制矯正器
毫無疑問,3D打印假肢、3D打印鑄模技術為醫療行業定制設備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今天,我們將重點討論3D打印制造矯正器的一些好方法。這些3D打印矯形器的優點是什么?它對低收入國家的人們帶來哪些幫助?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殘障國際最近發表的一項關于矯正和3D打印的研究。 為什么使用3D打印機制造矯正器? 殘障國際公司進行了一項全新的研究,以檢查3D打印制造是否可以成為傳統矯形器的新替代品。采用熔融沉積建模(FDM)工藝制造的3D打印設備似乎是另一種選擇,但這些矯形器相對太重。然而,通過使用專業的3D打印工藝,3D打印制造可能很快成為制造此類零件的真正革命。我們將看到國際殘疾人組織的這項研究所顯示的優勢。 偏遠地區的解決方案? 據估計,需要假肢或矯形器的低收入國家有3000萬人。這些地區缺乏訓練有素的人員,并且對骨科器械的使用非常有限。 這就是為什么在這項研究中,3D打印的矯形器和傳統的矯形器已被送到尼日爾,多哥和馬里,以便了解3D打印制造是否有助于這種情況。 我們能看到的關于3D打印矯形器的第一個優點是,制造它們的過程更適合偏遠地區。事實上,人們可以讓他們的肢體在中心進行3D掃描,3D掃描可以在近24小時內發送到3D打印機上,然后可以在最初的骨科中心添加一些最后的潤色。整個過程實際上會更便宜。而要制造傳統的矯形器,人們必須去專門的診所,而且對于許多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來說,這似乎相當復雜。此外,這個過程可能會更長一點,而且更昂貴。 獲取定制的3D打印矯正器 3D打印矯形器是一種使設備完全適應患者形態并真正適應其需要的方法。這就是為什么3D打印制造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療行業的原因。通過對患者腿部進行三維掃描,可以創建完全適合他的醫療設備。 目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3D打印機......
2019-06-25 -
國家發布《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再次促進3D打印發
國家十二部門聯合發布增材制造(3D打?。┊a業重大通知,《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這是繼《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之后,再一次升級的規劃。 在《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解讀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3D打印技術規模產業化,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都將面臨深度調整。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密切跟蹤、迎頭趕上?!崩羁藦娍偫碇甘尽凹纫闇适澜绠a業技術發展前沿,加強3D打印核心技術和原創技術研發,又要加快成果推廣運用和產業化進程。為什么要制定《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呢?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將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產生深刻影響,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我國高度重視增材制造產業,將其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重點。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通過政策引導,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增材制造關鍵技術不斷突破,裝備性能顯著提升,應用領域日益拓展,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涌現出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形成了若干產業集聚區,增材制造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當前,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正在萌發,世界各國紛紛將增材制造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新增長點,推動增材制造技術與信息網絡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設計理念的加速融合。全球制造、消費模式開始重塑,增材制造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增材制造產業尚存在關鍵技術滯后、創新能力不足、高端裝備及零部件質量可靠性有待提升、應用廣度深度有待提高等問題。為有效銜接《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
2017-12-15 -
【解析】3D打印在建筑藝術設計教育中的應用與沖擊
建筑是一種立體藝術形式,形態復雜多樣。在建筑藝術設計教育領域,常常需要小批量的教具、模型,而3D打印正是合適的制作方式。 一、3D 打印教具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1.基礎課素描課、構成課。講解把握對象形體規律時,抽象形體、具象形體都可利用3D打印教具作多角度比較;講解由內而外的觀察方式時,使用立體模型可以實現生動的“剝開外皮揭秘背后結構”的過程;制作常用石膏幾何塊、石膏像、靜物之外的教具,如以經典建筑的概括形體作為素描教具。制圖課。制圖課屬于形體、空間理解較有難度的課程。用 3D 打印做出展示 6 個面形體的可拆式模型,學生不但可以觀察外形,還可以拆開來觀察其縱、橫剖面;用 3D打印教具可以做各點向投影面連線投影的透視實驗,以及日光或燈光下各角度陰影實驗。2.設計課 建筑設計。常見建筑設計存在大量曲面形體、復雜形體,3D打印教具可以用來研究、表現這類形體,作為工作模型、成果模型。從建筑類型角度看,體育建筑、文藝建筑、兒童建筑、旅游建筑等常常不采用簡單幾何形體;從設計風格看,“二戰”以后除功能主義風格外,高技派、歷史主義、典雅主義、粗野主義、地域主義、解構主義等風格都常常涉及復雜形體。即使是簡單幾何形體建筑,由于高年級普遍采用電腦建模做設計,學生之間大范圍交流時也可以用 3D 打印模型進行討論。室內設計、裝飾設計。由于該類設計題材與一般建筑設計相比,大量增加生物、自然等,需要生物、自然形體教具、模型,適合3D打印。城市設計。建筑群和街道的整體、局部形象以及空間關系,需要3D打印模型。二、3D 打印模型在教學研究中的應用 對于現代建筑藝術,教師要利用模型進行深度思考,如利用現象學方法——出現人的、具體的建筑空間。如果使用3D掃描、打印的詳細模型,建筑外部環境、內部使用者都可以得到較準確的呈現,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對于建筑教學研究中另一個重點領域——中國傳統建筑藝術,3D 打印模型可......
2017-12-21